睑裂黄斑与翼状胬肉
睑裂黄斑与翼状胬肉
睑裂黄斑为黄白色三角形斑块,它位于睑裂部角膜缘两侧的球结膜。 睑裂黄斑不侵入角膜,因而仅略影响美观。睑裂黄斑呈水平性的、三角形或椭圆形、隆起的、灰黄色的球结膜结节。鼻侧发生多且早于颞侧,多为双侧性。
睑裂黄斑可能是由于烟尘、日光等长期刺激、年老引起的结膜结缔组织变性所致,也可能是眼球表面的淋巴回流受阻所导致的。睑裂黄斑平时很难注意到,在球结膜出血的情况下,呈黄白色,容易发现。出血吸收之后仍然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有睑裂黄斑,不影响视力,一般也不引起不适感,仅仅有碍美观,不必过于担心。无特效药物,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
翼状胬肉发生于相同部位,位于睑裂部角膜缘两侧的球结膜。与睑裂黄斑一样,也是由于眼睛长期暴露于烟尘、风沙、日光下,以及受冷、热刺激,结膜结缔组织变性增生。其球结膜及纤维血管组织翼状侵入角膜浅层,而出现的一种结膜组织的培殖变性的病变。
翼状胬肉初起时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逐渐向角膜表面伸展,形成一三角形带有血管组织的胬肉,状似昆虫的翅膀。多发生于鼻侧,颞侧者较少,伸向角膜时,可侵及角膜前表面及浅层基质。胬肉可长期稳定,无明显充血,停止生长称为静止期;亦可呈组织肥厚,头部稍显隆起,其前方角膜呈灰白色浸润,不断向角膜中央推进,称为进行期;一般来说无自觉症状,但随着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可以引起角膜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可严重妨碍视力,大的翼状胬肉可影响眼球的运动。合并有沙眼或其它慢性结膜炎者,可应用抗菌素或皮质激素类眼水点眼,如影响美观或胬肉长入黑眼球影响视力,应该手术切除,但手术后复发率较高。
应该提及的还有假性翼状胬肉,与翼状胬肉、睑裂黄斑很相似,都在黑眼珠边缘处,在临床上应予区别。假性翼状胬肉生长在黑眼珠边缘的任何一个部位,一般比较小,亦无发展趋势,为球结膜与角膜上皮粘连所致。 临床上可见一索条或三角形结膜皱襞固定在角膜混浊部位,多发生于角膜溃疡、灼伤或化学腐蚀伤后。由于结膜只在头部与角膜粘连,故可用探针在其颈部下顺利通过,而不像真性翼状胬肉与周围组织全面粘着。治疗方法仅为观察,除非影响眼球运动,一般不用手术处理。
翼状胬肉与睑裂黄斑同属眼科常见病,症状有类似之处,处理预后不同。眼科医生会根据情况提出妥善治疗建议。
* 该文曾刊登在2010年4月1日“新州周报”3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