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
視覺
眼睛受光線刺激後,產生神經沖動傳入大腦皮層視中樞而獲得的主觀感覺。主要包含感知光的強弱,辨別物體或符號的輪廓、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色彩。
人類眼球呈前面略突出的球形,結構頗似照相機,由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組成折光系統,起凸透鏡的作用;眼球壁構成“暗箱”;瞳孔的大小變化可調節進入眼內的光量。外界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入眼後,經過折光系統折射、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倒像。視網膜由大腦皮層衍化而來,主要含有感光細胞(視桿、視錐細胞)和神經聯系細胞。其中視桿細胞對弱光敏感,主要在昏暗環境中產生暗視覺,但只能辨別明暗,不能分辨物體的精細程度和顏色;視錐細胞感受強光和色光,在亮環境下產生明視覺和色覺,對物體的細節和顏色分辨力強。視覺信息在視網膜內進行初步編碼、加工後,經視神經傳入大腦枕葉的視覺中樞,由視中樞對信息作進一步處理、分析、整合而形成視覺感知。
兩眼同看同一物體時的視覺,稱為雙眼視覺。此時兩眼視野大部分重疊,左眼看到的物體左側面多些,右眼看到的物體右側面多些,因而在兩側視網膜上各形成一個彼此對稱,但同時完整的略有差別的像。此像信息經中樞整合後,就產生了有“厚度”的一個物的立體視覺。雙眼視覺可擴大視野,增強判斷物體大小、距離的準確性。單眼視覺有時因物體陰影、光線反射等原因,也可產生立體感,但不夠確實。
引起視覺的外周感受器官是眼,它由含有感光細胞的視網膜和作為附屬結構的折光系統等部分組成。人眼的適宜刺激是波長370-740nm的電磁波;在這個可見光譜的範圍內,人腦通過接受來自視網膜的傳入信息,可以分辨出視網膜像的不同亮度和色澤,因而可以看清視野內發光物體的輪廓、形狀、顏色、大小、遠近和表面細節等情況。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物體以及文字、圖形等形象,通過視覺系統在人腦得到反映。據估計,在人腦獲得的全部信息中,大約有95%以上來自視覺系統,因而眼無疑是人體最重要的感覺器官。
視覺的發育依賴於出生後的視覺實踐,不健全的視覺發育又稱為弱視(Lazy Eye)。嬰兒出生後一年內,若缺乏光的刺激(如因眼疾而遮眼),將妨礙視皮層的正常發育,會導致日後視覺的嚴重損害。由於高度遠視、散光或其它屈光不正,導致進入眼內光線不能準確成像於視網膜,也會影響視力發育。由於一眼斜視可以引起單眼弱視而喪失雙眼視覺,所以及早發現影響視覺發育的原因並及時醫治是視覺正常發育的關鍵所在。臨床上認為7歲之前屬發育關鍵時期,不應錯過。
* 該文曾刊登在2010年3月11日“新州周報”32版。